为让学校和社会了解计算机科学系近期的学术进程和科研动态,我们计算机科学系三名记者特地采访了百忙中的系主任李翠华教授,请他为我们多角度全方位地介绍计算机科学系近期的概况。以下是这次的访谈录:
记:鉴于我们系现在的情况是做的事情很多,但是对外报道的情况很少,特别是有些事情校外主流媒体都有报道,而我们自己却鲜有提及。对于这个问题,您有什么看法?
李:我们系前期是有比较多的亮点值得报道,特别是一些学生竞赛方面。比如前一阵子的ACM程序设计大赛,我们的同学经过努力之后在国内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在国际上的成绩也不错,进入了决赛圈。但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学生都不是很了解这类新闻。
记:这个重担就由我们宣传中心来承担。李教授,您能不能大体给我们介绍一下我们系目前有哪些比较重要的科研机构和实验室的一些概况?
李:我们系现在有三个研究所,一个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研究所,一个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还有一个是计算机系统结构研究所。这三个研究所是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里面的三个二级学科来设置的,以科研和研究生培养为主,承担着这三个二级点今后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培养与建设。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研究所在数据库方面做得比较好,如数据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其他研究所在电子政务、公钥密钥的应用、系统集成及智能计算等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不菲的成效。
记:我们软件所主要有哪些带头老师在负责?
李:软件研究所主要是由所长郑建德教授负责,副所长冯少荣副教授主要做的是数据库方面的研究工作。尤其是上一任所长薛永生教授做得很不错,他所在的课题组这几年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有大概八篇计算机研究方面的论文在国内计算机权威刊物《计算机研究与发展》上发表。计算机应用研究所主要的研究方向有两个,一个是图像与视频信息处理,这个项目获得了“985工程”和“211工程”的支持,另一个是智能交通控制方面,这个项目主要是由杨晨辉教授和雷蕴奇博士负责。系统结构研究所主要是由陆达教授和黎忠文教授负责。
记:我们系发展到现在,各个领域都有一定的突破,但不可否认,跟一些国内顶尖的高校我们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对此,我们系作出了哪些规划以缩短这个差距?
李:我们系有我们学校的特点。由于在前期学校进行了院系调整,工科起步晚,特别是科研量和科研项目的积累比较少,导致我们系在学科发展方面跟同类型的高校有一定的差距。不过近几年我们在奋起直追,无论是科研还是教学,我们都在不断取得进步,发展势头很好。现在学校也很重视工科的发展,我们也得到了“985工程”和“211工程”的支持,承担了一些比较重要的项目。我们系目前的一个主要任务是突破计算机应用与技术的博士点,把学科建设赶上去。但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几十年教学经验的积累、沉淀。在科研方面我们打算建立一些科研团队,以首席教授为带头人,凝聚这些团队的力量,争取和参与一些重大项目。通过项目来发展科研是最有效的方法,这样可以帮助锻炼和凝聚团队。
记:具体来说,目前我们有哪些比较细的方向或者项目在近期内有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李:王博亮教授的这个团队比较有特色,能够承担一些重大项目的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我这边图像与视频信息处理方面的队伍也在慢慢形成。还有陆达教授负责的系统结构研究所也在逐渐形成队伍,接受一些科研项目的研究。正在做电子政务这一块的郑建德教授围绕着电子政务开展研究,在近期内也有可能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软件研究所这边的张德富博士由于相对比较年轻,他带的队伍正在凝聚过程中,不过发展势头还是不错的。另一个是黎忠文博士发展势头也相当不错。在智能交通研究方面,雷蕴奇教授和杨晨辉教授结合公司来做一些软件开发与应用,也在慢慢发展。
记:老师,刚才您谈到教学,能否谈一下我们系在教学方面有哪些亮点?
李:在教学方面我们也打算建立一只教学团队,这一块主要由主讲教授负责。教学不单单是承担几门课程,还要考虑到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大纲的制定等诸方面的内容。这个任务只能靠教学团队的力量来共同完成。在教学的培养方案上,我们系有中长期的规划。在计算机教学的四个培养方案中我们系重点发展两个方向:一个是计算机科学(CST),一个是计算机工程(CE)。CST方向偏向理论研究,主要由赵致琢教授负责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CE这一块属于计算机工程,主要由教研室主任雷蕴奇博士负责。
记:前两天我在学院公告栏里看到我们系这一届大四的同学有些保送到清华、北大、中科院等一些顶级的高校读研究生,这能否说明我们的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李:是这样的,去年在西部举行了一个系主任论坛。在论坛上大家达成了一个协议,希望与会的高校之间能够互相推荐研究生。这个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学校的本科毕业生创造了推荐研究生的机会。但像今年这么好的推荐情况在很大一部分是得益于我们的教学质量。另外,我们学校的地位在其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记:谈到考研,我们本科生现在面临一个重大的抉择:本科念完后是继续读研还是出来找工作?请李老师为我们指点迷津。
李:这个问题确实困扰了很多本科生。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考虑到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家庭经济的承受能力、学生自身的条件等。从长远看来,我个人认为至少要读研究生,最好还要读博士生。因为以后我们是在全球范围内竞争,特别是计算机世这个专业领域,知识更新很快,没有一个高的文凭和学历是很难在竞争中取胜的。至于是不是要连着读,如果大家没有经济顾虑的话可以考虑不工作直接读研。目前来看,我们这个专业研究生出来人均工资有6000块,而本科毕业生人均只有3000块,从工资方面来看读研是比较合理的。但如果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那就只能先出来找工作拿工资,以后有机会再继续深造了。
记:李老师,您能否给我们总结一下我们系有哪些优势可以放到网上展现给那些想考计算机科学系研究生的本科生?
李:王博亮教授的虚拟人体器官技术、医学电子仪器等的发明可以加以宣传,智能交通控制这一块,还有薛教授在数据库方面的研究成果和陆教授的控制检测和电场的监控也可以展示一下。另外黎忠文教授在系统结构方面的科研成果也可以报道一下。
记:李老师,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些能让我们及时了解国内外的学术和科研动态的关于计算机运用的重要期刊?
李:《计算机学报》是一份不错的报刊,还有《计算机研究与发展》、《中科院科学院报》、《自动化学报》、《电子学报》和《通信学报》等都不错,都值得细读。
记:那老师,麻烦您了,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感谢您百忙中抽空为我们解答问题。
整理人 阙寿辉